2014年前后,伴隨O2O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產業化熱潮,大量互聯網家裝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冒出。 2015年是互聯網家裝的爆發之年,據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,2015年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融資事件達到123起,為2011~2019年融資數量最多的一年。但2015年之后,資本熱情迅速褪去。 而成立于2005年的土巴兔曾完成三輪融資,但自2015年之后,就再也沒有一次融資。 2018年,國內互聯網家裝兩大頭部平臺齊家網和土巴兔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,彼時齊家網成為互聯網家裝第一股,但土巴兔卻敗興而歸。盡管如此,齊家網如今的現狀也并不樂觀。 2018年7月剛上市之時,齊家網總市值高達55.91億,如今,截止2022年1月22日,其市值已縮水至15.21億港元。 三年之后,土巴兔在今年再沖IPO,但是否能成功上市依然要打上一個問號。 據Fastdata《2020年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報告》顯示,2016年以來,我國互聯網家裝平臺活躍用戶規模持續增長,由2016年的1617萬人增長至2020年的3156萬人。 與此同時,2020年中國家裝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.61萬億元,家裝行業線上交易占比僅為9.7%。 7年過去了,在家裝市場,始終沒有誕生大體量的巨頭。雖然天貓、京東、國美、蘇寧等互聯網大廠也都已入局,但它并不是各大巨頭的戰略業務。 萬億家裝市場,7年來行業發展不溫不火,問題到底出在哪? 互聯網家裝的主流模式與痛點 從過去來看,傳統的裝修模式是一種勞心傷神的選擇、甄別與決策的過程。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,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成為家裝消費主力,部分需求開始轉移到線上,數據顯示,95后線上家裝增速為17%。 從建材到設計,從裝修到家居,年輕消費者更希望能用更加性價比的方式把這幾項進行整合,通過平臺一站式整合式服務,省心省力的完成裝修,搞定自己的新家。 在過去,處于家裝上游產業的家居建材行業,無法直接對接到C端,營銷成本和渠道費用、獲客成本逐年上升,他們也傾向于一站式家裝降低獲客成本與營銷成本。 因此,大量的市場需求與流量集中到了互聯網裝修平臺。彼時眾多的裝修論壇與網站搖身一變成了互聯網家裝平臺,都宣稱能給業主節省不菲的裝修費用。 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,互聯網家裝大致發展出了三種主流模式。 一種是類似天貓的流量分發、信息撮合模式,這種模式讓不同規模的第三方裝修公司進駐后為業主提供服務。比如,土巴兔,齊家網等。 一種是自營B2C,類似于家裝行業的京東模式 ,以家裝e站、愛空間等為代表,這種模式是深入家裝產業鏈,平臺自營模式直接對接顧客的家裝需求。 還有一種是設計平臺工具類模式,比如酷家樂。 它主打為商家提供在線設計方案,通過引入3D云設計在線工具快速生成效果圖及裝修預算。讓設計師主導整個裝修過程,串起后續的采購與施工。 在今天,消費者最大的痛點主要來自兩個部分:材料價格和裝修質量。但互聯網裝修平臺始終沒有很好的解決這兩個痛點。 從當前互聯網家裝的主流模式——以齊家網、土巴兔為代表的流量型信息撮合模式來看,它們是平臺聚集裝修公司,自身扮演中介角色,依賴賣信息賺錢。 根據土巴兔的招股書,一條業主裝修信息賣給商家,土巴兔的單均價為427元/個,一般一條信息能賣給3個商家,平臺預計能收取1281元,再通過層層轉包的模式賺取差價。 以齊家網為例,它的一站式裝修解決方案簡單說是平臺接任務給裝修公司,通過三家裝修公司去競價,平臺再從中扣點賺取信息中介費。 確定之后,客戶再和裝修公司簽約,裝修公司再將工程轉包給施工方,一般裝修公司轉包給施工方會抽成30%-40%,裝修公司還要拿10%左右的材料回扣。 這種層層轉包的模式,本質是讓大部分裝修公司變成了轉包公司 ——互聯網平臺接單,賣給裝修公司,裝修公司再賣給工長,平臺、平臺通過信息差與層層轉包模式的產生利潤。 但是羊毛出自羊身上。 從整個裝修產業鏈條的各環節來看,裝修公司的各項費用包括人工費、設計費、管理費以及材料費。 這其中,人工是相對透明的,設計費、管理費,砍砍價,空間沒了。 互聯網裝修層層轉包的模式,最后的一個環節是施工方,最終能擠壓出的利潤環節只能在裝修材料與裝修質量層面。 有業內談到,假設20萬裝修預算,按照30%~40%的抽成,裝修公司拿走7萬,材料回扣2萬,增項2萬,真正用于房子的可能只有9萬~10萬。 瀟湘晨報記者此前整理出2021年1月以來黑貓投訴平臺上所收到的齊家網、土巴兔消費者投訴的關鍵詞。其中,“拖延工期”、“劣質工程”、“增項加價”、“材料不符”等均榜上有名。 圖源:瀟湘晨報 互聯網家裝難在哪? 互聯網家裝行業的特點是低頻、高客單價、標準化低、交付周期長,中間的核心環節如裝修施工和家具建材購買,信任機制沒有建立,平臺無力管控線下施工流程,也難以做到品質化、標準化的交付。 事實上,為了管控線下施工流程,保障服務質量,土巴兔在2015年也嘗試過自營家裝服務,深入全流程設計、施工、流程管理、售后等。 但最終,土巴兔2019年砍掉了自營業務。而齊家網比土巴兔早一年開展自營業務,但最終也同樣砍掉了自營板塊。 原因在于,自營模式不同于信息撮合的平臺輕模式,整個裝修過程有30多個環節、數十種產品。 平臺自營的話,從材料采購到裝修、監工、設計等都需要持續投入高成本,且資金回籠周期長,容易擠壓現金流,其落地效果也非常依賴設計師、裝修師傅的水平。 因此,土巴兔、齊家網后來都意識到了自營的水太深,在2019年及時止損。 從營收來看,2015-2017年,土巴兔三年虧損24億,2018年-2020年,土巴兔營收5.83億元、6.8億元、6.15億元,凈利潤達0.39億元、0.80億元、0.87億元,營收回正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及時砍掉了自營業務。 總的來看, 裝修行業涉及材料和工藝非常復雜,有幾百種之多,自營B2C模式要把裝修的事一站式承包,會給平臺本身的現金流造成巨大壓力。 而在線設計模式讓設計師主導的局限性更加明顯,設計師主導串起采購與施工,往往導致業主裝修成本的不可控,增項加價成為常態,很難達成業主的滿意度。 主流的信息撮合中介模式,消費者選擇的是裝修公司,但裝修公司卻成為了外包公司,將工程轉包,消費者面對的卻是工人、工長。此外是裝修公司、監理與平臺都沒有透明度。 用戶簽完之后,平臺做甩手掌柜,這往往導致裝修過程中劣質工程、工程預算超支等各種套路的產生。 互聯網家裝市場是一個To B的市場,作為互聯網家裝平臺其實更應該是互聯網升級家裝產業效率,對接上下游產業,降低傳統家裝的流通成本為目的的模式。 但是從當前的行業短板與發展現狀來看,并非如此,整個行業也亟待破局。 互聯網家裝的未來該怎樣? 當前互聯網家裝主流模式與二手車電商平臺的痛點非常類似,平臺居中,利用信息差賺錢,但卻一方面沒有幫助消費者省錢、省時間成本、提高家裝體驗與品質,一方面無法幫助上游產業鏈獲取更多利潤,鏈接更多穩定的消費者。 從當前不溫不火的現狀以及未來預期中,家裝行業其實到了一個危險的時刻。 從整個行業來看,很多公司都在低毛利或負毛利運營,家裝又是一個低頻行業。 平臺聚焦信息撮合,不對結果負責,這導致從后端的設計、材料供應、施工以及最終的交付、售后,均沒有達成過程與結果的監管,導致“增項加價”、“工程劣質”等問題成為家裝行業的沉疴頑疾。 這也使得許多消費者對家裝平臺的品牌印象不好,資本市場對互聯網家裝也不感冒,整個行業想要在未來進一步打開增量市場,到了做出改變的時刻。 從互聯網上消費者的投訴來看,消費者對于家裝平臺寄予了很深的期待。 消費者期待平臺方幫助業主完成與合適的服務供應商之間的匹配,以及處理家裝服務過程當中的信息咨詢、材料購買及施工管控等工作。 也就是說,消費者對平臺的期待,不僅僅是作為信息提供者,更是服務整合者、施工監督者。 這要求平臺價值不僅僅在前端的獲客與信息撮合,更應該在裝修的整個過程中,讓裝修透明,讓整個施工不出問題,或能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等。 要實現這種訴求,并不容易, 從過去的路子來看,互聯網B2C的自營模式已經跑不通,但從筆者的觀察來看,互聯網家裝平臺的破局路徑,其實可以借鑒蘋果的供應鏈模式。 在當下的家裝平臺中,裝修公司,建材商和家具廠商、施工方、設計師等都在平臺上入駐。 平臺需要將這些服務提供者匹配到合適的用戶,它其實對產業鏈與供應鏈要求很高。 類似于蘋果iPhone的生產,它需要整合眾多供應鏈廠商,包括從芯片到屏幕、內存、電池、攝像頭、存儲供應商以及到組裝公司等。 蘋果的做法是自己制定高標準,然后從行業選擇頂尖的廠商進入供應鏈, 只有那些符合要求的供應商才能進入蘋果產業鏈。 在此基礎上,蘋果采取雙供應商策略,即在同一個組件上,確保有兩個實力相當的優質供應商,讓其互相競爭,提升各組件品質之外,還可以掌控議價權,一旦某個供應商在產品上達不成標準,可以隨時替換。 目前互聯網家裝行業的現狀是入駐平臺小裝修公司居多,以低價吸引顧客,但本身運營水平與服務能力偏低,又存在盈利需求,擠壓材料成本、裝修質量問題成常態。 整個家裝行業有30多個環節,要達成整合家裝的優質品控,其實更需要對裝修公司、建材家居、施工方、設計師、工人等各環節設定標準,包括施工標準、價格標準、信用體系。 此外,在施工、裝修等環節打造雙供應商或多供應商策略,在服務質量與交付上競爭消費者,業主也有可能用較低的價格得到更高質量的裝修。 行業中有這樣一句話:家裝行業中有70%業務量是把握在“游擊隊”手中的——如何在施工方面建立管控標準與評價、信用體系,也是提升服務標準與水準的核心方面。 有業內人士也提到了該借鑒“海底撈”式服務。 作為一家以“服務”聞名的公司,海底撈的“服務”之所以能出圈,依賴的是一套完善的流程體系與企業文化。 當然,人的服務水平在一家公司內部好管控,但在一個開放平臺上,要建立一套穩定的、能執行的服務體系,卻相對要難得多,整體而言,互聯網裝修的服務標準也需要通過一套完善的流程體系去推動。 當前在服務的施工段與材料端無法做到價格透明與品質交付,本質上也是缺乏一種標準的限定以及供應商的競爭策略。 從趨勢看,在互聯網裝修領域,平臺僅做信息撮合、做甩手掌柜很難去迎合未來消費者的需求。 讓優質裝修公司淘汰劣質公司,平臺建立強監管機制與標準,將是未來的趨勢。 對于平臺來說,這樣做的商業邏輯是打造一個標準、透明和具備信任價值的平臺,通過標準化來實現穩定可批量復制的交付能力,以此建立規模化的口碑效應,繼而降低獲客和原料采購成本,實現穩定的盈利。 但問題是,交付標準化的難度不低,口碑的建立也并非一日之功,整個互聯網裝修要變成大家期待中的樣子,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“熱點微評”(ID:redianweiping),作者:王新喜 |